麦可思研究院《2025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 1167.74万人创历史新高。其中2024届本科毕业生 518.96万人,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86.7%,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6199元。在就业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浙江工商大学近三年累计向浙江省输送毕业12040人,在省内就业的比例分别为80.20%、79.12%、79.87%。
这一数据背后,是学校将地方产业需求融入专业设置、把真实发展案例纳入课堂教学的持续深耕,形成了“专业对接产业、育人服务发展”的鲜明特色,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育人为本”的理念在基层实践中落地生根。学校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本科教学全过程,通过课程思政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模式厚植家国情怀。三年里,150名本科生成长为浙江省县乡机关选调生,113人投身国家及地方基层项目,33人扎根社区一线参与治理。这些带着本科阶段专业积淀与实践能力的毕业生,成为基层治理的青春力量,生动诠释了该校本科教育的价值导向。
学术深造赛道上,学校通过强化课程体系、搭建科研实践平台,为学子学术成长铺路搭桥。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均超37%,2024届毕业生中,362人赴悉尼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深造,555人进入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求学。从地方经济的“人才供给站” 到基层建设的“青春孵化器”,再到学术传承的“成长培育皿”,浙江工商大学以本科教育为核心的育人实践,交出了就业质量与育人成效双优的答卷,为高校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浙商大微信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