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科研工作会议暨服务‘创新浙江’2.0启动会”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校长王永贵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陈先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办主任杨陈华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顾青主持。会议以“聚焦国家战略,赋能区域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总结学校科研工作成效,发布重大成果,为推动学校科研工作从 “高原” 向 “高峰” 跨越擘画新蓝图。
王永贵在总结讲话中深入剖析学校科研发展现状,明确未来推进路径,为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他强调,作为省部部共建的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服务浙江是学校生存发展之基”。他指出,学校唯有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大局,才能汇聚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理念是学校科研工作乃至整体建设的根本遵循。
王永贵指出,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2004年视察浙江工商大学时的重要指示和2021年校庆时对学校的祝贺关爱,全力推动学校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将“六大一号工程”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战略地图绘到底,学校科研工作整体态势虽然良好,但不同学科、学院间还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他要求各学院既要肯定现有成绩,更要清醒认识差距、反思不足,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共同探索突破瓶颈的有效路径。
围绕下一步科研工作,他提出四项要求。一是推动科研范式深度转型,从传统 “学科思维” 转向聚焦重大需求的 “命题思维”,紧扣服务 “创新浙江” 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命题开展研究;二是强化科研平台功能,推动平台从“支撑型”向“引领型”转变,对运行低效的科研机构进行清理整顿,同时加大对优秀平台的激励力度,提升平台核心竞争力;三是深化“两新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借鉴兄弟高校先进经验,持续优化科研体制机制,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四是加强校院协同推进基金申报,将其从“周期性任务”升级为“系统性能力建设”,实施联动考核机制,压实学院院长第一责任,全面提升科研项目申报质量与成效。
会议正式发布了学校在服务“创新浙江”的重大成果清单,系统呈现学校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清单涵盖标志性著作、获奖成果、权威论著三大核心板块,集中展现学校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学术积累与科研实力。
此次发布的标志性著作中,郁建兴教授所著《数字时代的政府变革》、王永贵教授所著《中国式现代化消费:理论、评价与战略》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两部著作分别聚焦公共治理现代化与消费经济领域前沿议题,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洞察,彰显学校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学术积淀,为破解数字时代治理难题、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消费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现场,发展委员会主席蒋承勇教授推出两套他主持完成的著作《西方文学思潮发展史论丛》(10卷)与《19世纪西方文学思潮研究》(6卷),这两套著作是我国学者首次以中国立场对西方文学思潮进行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为构建中国自主的文学知识体系作出重要贡献;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苏为华教授发布了他在服务消费统计领域的重量级调研成果,相关成果获国家级领导人肯定性批示,推动了学术成果的高质量转化与应用。
这些成果的集中展示,充分体现了学校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科研实力,为服务“创新浙江”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会上,学校正式启动服务“创新浙江” 2.0 计划。该计划是学校落实省委省政府 “315” 科技创新体系与 “415X” 先进制造业集群部署、融入国家及区域发展大局的关键举措,标志着学校对浙江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支撑进入体系化、深层次、引领性新阶段。未来,学校将进一步优化科研组织模式、平台能级与转化机制,为 “创新浙江” 注入更持续高效的学术动能。
期间,兄弟高校代表、校内学院代表一同分享了科研组织与成果转化经验。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既是一次成果展示会,更是一次动员部署会,为学校下一步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
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紧密对接“创新浙江”建设需求,持续强化科研平台布局与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创新能级不断提升,积极融入浙江省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体系,在重点实验室建设、跨机构协同创新等方面取得扎实进展。与联合国统计大数据和数据科学全球中心、之江实验室共建“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促进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前沿领域的深度融合。
浙商大微信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