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商大
浙江:AI赋能教育 铺就学子多元成才路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25-11-19   字体:

在《机器视觉技术应用》课上,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董伟帆熟练地训练AI模型,精准识别断路器的外观缺陷。“通过课程学习,我现在能独立完成从图像标注到模型训练全过程,这也让我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了信心。”他说。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核心驱动力,正重塑教育形态。在浙江,人工智能渗入教育的各环节,重新定义着“教”与“学”的边界。这不再是一场停留在蓝图上的构想,而是发生在师生身边可感、可知的生动实践。

2025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育教学创新提质行动方案(2025—2027年)》,会上成立全省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创新联盟,发布高校师生人工智能应用能力框架两本“红皮书”,吹响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集结号。

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蓝邓骏介绍,浙江省实施AI赋能教育教学行动,面向人工智能紧密型专业、理工农医类专业、人文社科类专业,有组织开发省级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名师名课”24门,立项建设人工智能省级一流课程100余门,2025秋季学期推动本科高校大一新生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

在浙江工商大学,AI带来的变革被校党委书记郁建兴概括为从“培养方案”到个性化“成长方案”的范式革命。早在2020年,浙江工商大学便获批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该校首届人工智能学院182名本科毕业生中,112人选择深造,61.5%的深造率印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更生动的案例在课堂之外:浙江工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钟皓泽与同学将相机算法、电子工程与数模电技术等学科知识叠加,研发出一套能在颠簸行驶中始终保持激光笔瞄准靶心的简易自行瞄准装置,一举斩获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这是“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下,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注脚。

而在温州大学,AI化身为护航学子职业起飞的“生涯导师”。温州大学与人事部门打造的“就业汇”应用,集成在校数据与岗位信息,实现“一生一策”的精准服务。在AI面试实验室,研二学生洪珍妮经历了一场直击要害的模拟面试,AI面试官给出的改进意见让她受益匪浅。该校生涯教育科科长洪艳介绍,这套“AI初筛+名师优化”的高效闭环,已服务超过3800名学生。

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AI是淬炼未来工匠的“炼金炉”。“鸿蒙工坊”教室,针对老师徐时伟的问题,学生在智能体的帮助下,可实现高效互动;服装设计课上,数字AI的应用能帮助学生直观预览面料效果。该校教务处处长黄河表示,“我们通过与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系统推进‘五进’建设,确保教学与产业前沿同频共振。”

目前,浙江省高校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在校生近10万人。2024年校企联合攻关技术转化效益超8亿元,为浙江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提供基础性、先导性支撑。

据介绍,到2027年,浙江省将打造200门左右省级一流人工智能课程,建设100个“人工智能+X”“X+人工智能”示范专业或微专业,支持申报更多的人工智能相关硕博士点,形成全员覆盖、因材施教、产教融合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培养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工智能领域卓越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后备军”。

将目光转向中小学。近年来,浙江省扎实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研究与设计,系统推进其与教育全链条、全场景融合。目前,浙江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也已全面启动、有序推进,呈现基础扎实、多点突破、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走进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新民小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体现得更为具象。校长郑燕红站在大屏前介绍,有了“数据驾驶舱”后,学校值日值周、校园巡检信息一目了然。这是全省推动AI“助管”,实现精准化治理的缩影。

在“脑机星球”专注力训练课堂,科学老师董敏尔见证了孩子们的蜕变。“当专注力达到65%,就会掉下一个球。孩子们完成全部10个球掉落的时间,已从最初的20分钟普遍缩短到5分钟。”这堂神奇的专注力课,正是AI在“五育”评价中,从“结果数据”转向“过程数据”的生动实践。

AI在这里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懂得施“成长魔法”的伙伴。

在改革探索上,开展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改革等试点,共创教育智能体,构建未来学校新样态;在场景应用上,聚焦“教、学、研、管、评”典型场景深度实践,规模化推广成熟成果……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胡小杰表示,浙江扎实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以应用为导向,试点先行,构建“改革探索—区域普及—场景应用”的多层次、递进式试点矩阵,探索人工智能教育路径。

从高等学府的顶层设计,到职业路径的精准锻造,再到基础教育的快乐启蒙,浙江校园里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正从多点开花的“盆景”走向深度融合的“风景”。

http://zj.people.com.cn/n2/2025/1119/c186327-41415633.html

浙商大微信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