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在商大
浙江省高校心理普查质量提升工作室

来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11   字体:

【品牌简介】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从心理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时间和内容、方式以及心理普查的结果与对策等不同层面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实施方案探索建立了高校新生心理普查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从心理教育和知识普及开始,经过测试筛查、约谈评估、分类帮扶到危机预防,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其生命成长。获评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立项。

【建设情况】

全面构建普查监测网络。浙江工商大学于20241月至20254月的三个学期中,系统开展了春、秋季心理普查工作。通过三次全校性心理普查和一次军训专项筛查,内容涵盖了心理危机风险、常见心理症状(如抑郁、焦虑)及人格特质评估,累计参与学生共76641人次。结合科学的心理评估工具与访谈跟进,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年级、重点突出的心理健康监测网络。

系统完善分层干预机制。首先,通过心理测试初筛出疑似存在心理问题和危机风险的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15%);其次,进行一对一心理访谈确定确实存在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及危机风险的学生(约占全体学生的1%);再次,对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开展分类分级关爱与帮扶;最后,对于各种潜在危机或突发事件开展协同干预。形成“全员筛查—精准访谈—分级干预”的闭环管理。

有效实施危机风险防控。针对关键时段,如春季开学、新生入学,毕业就业等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高发时段,重点做好“新生适应、学业困难、人际矛盾、就业考试压力”等主题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从排查关注到有效干预,建立了“辅导员-心理教师-精神科医生-监护人”四级协同联动干预机制,针对特殊群体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发生率。


1029.jpg

浙商大微信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