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在商大
大学生积极心理培育模式构建与实践

来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发布日期:2025-10-11   字体:

【品牌简介】

该品牌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依托,注重调动多方资源,实行跨部门合作,通过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学、积极团体心理辅导、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强化教师支持、课堂学习环境及团体内部动力的影响和作用,将抑郁大学生作为积极心理干预的主体,促进朋辈联结、师生联结,形成心理育人合力。获评教育部、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立项。

【建设情况】

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学,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上,以积极情绪体验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基于自我决定论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需求支持型教学。通过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给学生提供自主、胜任和情感支持,满足大学生的归属感、胜任力、自主权等基本心理需求,进而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增加积极情绪,实现心理健康发展。

开展积极团体心理辅导,增加学生积极情绪体验。为增加大学生积极情绪体验,改善抑郁状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开展“告别抑郁,向阳生长”积极情绪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带领者设计精妙的活动方案,带领团队成员觉察自己的情绪反应模式,省思自我的情绪应对策略,并通过团体活动发现个体的性格优势,学会利用自我的资源与优势,以常怀感恩之心,踏上追求希望之旅,最终实现改善抑郁情绪,增加积极体验,追求幸福人生的团体目标。

提供个别心理咨询服务,助力学生恢复心理健康。针对罹患抑郁症在校边治疗边学习或因心理问题休学复学的大学生,在其经过规范治疗后的稳定康复期,提供以支持和关爱为主的个别心理咨询,协助做好疾病的治疗与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辅助其实现心理康复。

1023.jpg

浙商大微信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

  • 分享到

商大要闻

综合新闻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