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浙江3月25日电(俞菀、廖嘉琪)运用真实问卷数据生成虚拟“市民分身”,实现对复杂社会态度与行为模式的再现——近日,浙江工商大学发布“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会科学实验装置”,为解决数字时代共同富裕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可验证、可预测的实验方法。
在发布会现场,浙江省共同富裕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超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演示。从演示效果上来看,该装置将大语言模型技术与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构建起可包含数千个智能体的虚拟社会环境。这些智能体具备接近真实人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研究者能借此模拟不同政策实施后的社会反应,观察就业、消费等社会现象的演化。装置不仅提供量化数据,还呈现质性信息,为研究提供全新视角,把难以量化、观察的社会现象转化为可测试模型。装置支持多轮仿真实验,助力理论验证与模型迭代。
目前,该实验装置已在多个场景下得到成功应用,并将完全开放,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有望破解社会科学研究“无法进行可控实验”的难题。
据悉,该装置由浙江省共同富裕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富裕可视化与政策仿真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项目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政府驱动的治理范式变革”课题组共同开发。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全省共同富裕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郁建兴说,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技术革命对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此次实验室团队发布的实验装置,就是积极响应技术变革的主动作为,也是团队持续探索的阶段性最新成果。通过跨学科协作、技术赋能和实证分析,解决传统文科研究中难以量化或验证的复杂问题。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463535?docid=12463535&newstype=1001&d=134fed5&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