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5日的浙江工商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交流暨学生科技竞赛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上,校长王永贵、党委副书记方向明、副校长陈衍泰,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聚焦创新人才培养与学科竞赛升级,共商新时代育人新方向。
王永贵强调,要巩固在人文社科类院校学生学科竞赛的领先地位,系统梳理各部门、学院及年度竞赛成果,围绕六大方向推进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竞赛管理及育人体系,激发教师参与竞赛指导的积极性;二是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学科竞赛在人工智能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角色、新作用、新模式和新方案,推动多学科协同育人;三是夯实基础,扩大学生参赛覆盖面,进一步推动赛事高端化,树立标杆意识,发挥榜样力量,分享优秀经验;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五是优化资源整合,完善成果孵化生态的体制机制,为师生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六是分工合作、分类推进,压实主责部门和人才培养学院的育人责任。
方向明提出三点意见:客观评估现有成绩与不足,关注登峰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并着力在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等重要赛事上寻求突破,精准宣传优秀经验和案例。
陈衍泰表示,要进一步均衡结构,加强理工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大格局中。
会上,教务处、研工部、团委、创新创业学院负责人围绕近年来学校获奖情况分析,总结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举措。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对学院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汇报。与会人员就院际合作、强化正向激励、打造师资队伍等议题展开讨论,形成系列建设性意见。
数据显示,近五年学校年均参赛1.5万人次参与学科竞赛,其中5000多人次参加省赛,2000多人次参加国赛。2024年,A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78项、省级444项;B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01项、省级98项,获奖数量大幅提升。学校连续四年在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浙商大微信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