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24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评审结果,我校汪美贞和郦萍申报的项目均获批立项。至此,我校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立项3项,全年获批基金重点项目数创历史新高。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经费较2023年增长25.39%。
项目名称:
漓江流域典型新污染物的高通量定量筛查及生态风险预测
项目简介:
本项目拟面向漓江流域新污染物管控需求,依托数字漓江生态质量智慧监测网络,聚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及抗性基因(antibiotics resistance genes,ARGs)等典型新污染物,通过新污染物高通量定量分析方法建立,结合同位素示踪及宿主关系溯源,明晰漓江流域新污染物空间分布及源汇关系;通过化学类新污染物微生物转化过程研究,结合生物膜界面行为及细胞间交流分析,深入揭示由微生物介导的化学类新污染物环境行为机制;通过化学类新污染物与ARGs之间剂量-效应关系确立,结合化学类新污染物与ARGs及细胞膜的互作规律研究,系统剖析化学类新污染物对ARGs传播扩散的诱导机制;在上述基础上,构建漓江流域微生物生态及耐药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形成漓江流域优先控制的新污染物名录。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为漓江流域新污染物风险管控奠定坚实基础,也可为我国其他流域新污染物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负责人简介:
汪美贞,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污染环境生物修复、群体感应调控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合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Nat. Commun、ACS Nano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 SCI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件。曾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入选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浙江省高层次青年人才。
项目名称:
西藏传统发酵乳制品关键微生物及驱动因素对品质特性的调控机制研究
项目简介:
发酵乳制品是西藏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发酵食品之一,西藏酸奶和奶渣是千百年来牧民的重要营养来源。然而,当前西藏传统发酵乳制品品质控制难和产品稳定性差,极大地限制了其推广。微生物是决定西藏发酵乳制品品质的关键,但微生物如何随时空变化、奶源和环境等如何改变微生物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发酵乳制品品质,目前国内外研究甚少。本项目拟利用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群落动力学、共现性网络分析和计算机智能模型等,揭示微生物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及关键驱动因素;集成多组学和培养组学技术及菌株剔除策略,准确挖掘品质调控关键微生物;通过探明关键微生物互作机制、解析品质调控关键基因,运用同位素标记代谢流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等技术,从“基因-代谢物-品质特性”三个维度全面阐明关键微生物与驱动因素的品质调控机制;利用组学数据和品质参数等,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品质预测模型,为品质控制和改良提供支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负责人简介:
郦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食品微生物与营养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长期专注于益生菌及后生元等资源挖掘、功能解析与应用研究。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教育部)、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万人青年拔尖人才,担任中国食品学会益生菌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浙江省农学会常务理事等。获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等项目,在Cell Stem Cell、J Cell Biol、Compr Rev Food Sci F等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参编英文专著3部;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5/10)、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12)和二等奖各1项(2/9),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优秀论文二等奖、入围“2022年度中国食品科技十大进展”评选。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引领,持续优化科研管理服务,聚力学科登峰,推进理工科振兴,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坚持“有组织做有用科研”理念,奔赴使命愿景。
浙商大微信
浙商大新闻
浙商大微博